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技术共享

并联机器人在包装行业的未来应用发展

发布日期:2020-07-24 18:45浏览次数:
随着包装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在技术水平增强、进口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包装机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随着整个行业对设备要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化包装设备开始逐步替代传统设备成为未来的主流。
 
而在智能化包装设备中,工业机器人已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一些厂家将自动化包装设备与传统的码垛机器人进行了有机结合,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近两年,并联机器人也进入了包装领域,对于这张“新面孔”来说,又该如何发挥优势、规避短板?并联机器人在包装自动化大潮中,又存在着哪些机遇和怎样的潜在威胁?
 
包装需求升级下的优势体现
当前的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正越来越高,但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整个包装环节的自动化出现大量的人口空缺,而包装产品,尤其是袋装产品,由于材质等各方面原因,并不利于传统串联机器人的理料。相比之下,并联机器人的优势则在于通过前段的物料识别,可以高精高速的把产品放到指定的位置,大量的替代人工。
 
“现在越来越多的包装任务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装箱,一些礼盒包装的工艺比较复杂,想要完全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在常人看来似乎非常困难。然而这种精细化的包装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到机器人,一些技术方面的难点也被很好的攻克了。”
 
“如今很多行业,特别是食品行业,前段的生产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后段的码垛机器人现在也开始很好的运用,而中段的理料装箱还需要人工。”并联机器人主要是针对这个行业,所以要和所有上下游客户形成良好的配套,这样能够为客户们的产品赋能,帮助他们提升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宏观环境的制约
2018年下半年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遇冷”,使得新一年的行业前景有些不大明晰,宏观经济环境也并不乐观。对于许多有自动化升级需求的企业而言,资金短缺无异于“拦路虎”,原有的计划也只好随即延后。
 
“从包装行业改造升级的角度来看,当前并联机器人的短板有两处。”“第一是价格较高。并联机器人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批量化程度较小,标准化程度较低,互换性差,导致其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偏高。我们认为未来并联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将会大幅下降,接近SCARA的水平。第二是整个包装行业内熟悉并联机器人的技术工程师较少。原先为串联机器人而设计的方案无法适应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联机器人在包装行业的推广。这两处短板极大的阻碍了并联机器人与六轴、SCARA甚至专机的竞争。”
 
现在很多包装设备还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售价也较为便宜,这为其与机器人的配套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很多包装厂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包装设备与机器人的结合一定是趋势,但现阶段资金是一大掣肘。”
 
 
“3C、日化、食品、药品等领域这几年的后段自动化发展非常迅速,这些领域必然是并联机器人的机遇点。”
 
而除了食品行业外,物流也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对于并联机器人厂家同样充满机遇。
 
巨大威胁源于自身
正如最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的,阻碍并联机器人在包装领域发展的最大威胁,也来自这个行业的内部。
 
国人在做产品的时候,把竞争看得过重,而不是专心做有优势的产品。“像华为就不会刻意去竞争,而是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机器人行业喜欢跟风,什么产品市场行情好就会一拥而上,很多厂家却忽视了对技术的积累和传承。当国外企业大举进入的时候,这些企业很快就‘缴械投降’,换个新方向发展。”这种“逃跑主义”是不对的,而国人现在又非常缺乏集中优势资源搞研发、搞技术创新的观念。“很多人嘲笑国人‘抄起来快,研发起来慢’,因为研发需要持之以恒,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在没有技术积累的时候,不要妄想能超越国外一线品牌。”
 
 
另外,国内的机器人企业似乎还热衷于进行盲目的价格战。“价格战过后,整个行业开始不健康发展,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导致产品越做越差,价格越来越低,与国外一线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大的威胁来自业内很多企业的短视。“希望各厂家保留合理利润,将一部分利润投入研发,因为有一天我们要和国外一线品牌进行实力对抗,而不是价格对抗。”
021-69916075